粤港澳大湾区 [切换分站] [首頁]
您的位置: 粤港澳大湾区首頁 > 文化教育 > 详情

云阅读时代 高校师生阅读习惯改变了吗

2020年04月23日 10:06:49  來源:人民网

【本报讯】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高校师生作为主要的阅读群体之一,他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吗,阅读生活有没有被疫情影响?

专业书每天都读,课外书每周读两到三次。中国人民大学考古专业研一学生冯逸帆告诉记者。尽管由于疫情,高校延迟开学,图书馆和高校书店也暂时无法开放,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们依然可以徜徉书海,查阅资料。他们如何阅读?他们爱读什么?记者走访了高校图书馆和书店、学生。

高校图书馆:架设虚拟专用网 你买书我付钱

所有书籍均可以延期归还,不收取超期费用,这是高校图书馆应对疫情、提供阅读服务所做的第一个努力。

同时,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架设了虚拟专用网络,方便师生在家中也能使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集美大学等不少高校,图书馆还通过官方微信平台推送国内外免费开放的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网站、App等电子资源,并制作发布高被引论文快报,方便广大师生便利地获取科研学习资料。

这就是今年顺利写完毕业论文的秘密武器了,数据索引十分方便。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大四毕业生张怡静告诉记者。

而对于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曾有这样的评论:学生爱看的借不到,不爱看的堆一堆。但是疫情期间,不少高校图书馆得到了难得的数据调查机会。

在东北大学图书馆,馆员收集了各学院陆续报订的教材书目400余种,老师们需要什么文献资料,图书馆有的放矢地同供应商和出版社联系,协商订购。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想到了你买书,我付钱的方式。该校同线上图书机构对接,师生们想要阅读哪些图书,就可以登录图书馆汇采平台自行选购,通过线上审核之后,图书就会快递配送到师生的手中。中国政法大学大二学生张筱月就是这样买到了心仪的《法律文明史研究》,这本书定价58元,图书馆买单,算是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等到开学之后还到借阅大厅就可以了。张筱月告诉记者。

高校书店:包邮所有教材 发布学生荐书

高校书店被称为高校生活社区中的第三空间。疫情期间,书店闭店,但是他们也为高校师生阅读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销售部主任、明德书店负责人律蕴哲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明德书店6个分店门店销售数据为0,他们积极寻求线上为师生服务的途径。今年3月,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统筹之下,他们加入了外卖送餐平台,让书籍这种精神食粮也可以随时通过外卖小哥的双手送到读者手中,同时,为了服务线上开学,他们面向师生免费开放上百种数字教材,并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师生包邮快递上课所需教材。

中央民族大学团结书社同样暂别线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赵秀琴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线上活动与建立微信社群,丰富师生的阅读生活。疫情期间,团结书社注册了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账号,广泛参与到以读攻毒”“遇见一家书店等话题之中。我们还通过线上分享会的方式,实时交流互动,方便短时间之内更多的读者参与学习交流。赵秀琴说。

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湖北省新华书店倍阅高校校园书店负责人王颖超告诉记者,他们采取了学生之间相互荐书的形式。从学生中征集他们认为有意义、有价值、有帮助的图书,通过电话采访并制作视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王颖超说,而且,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策划逆行者说的荐书活动,邀请冲在抗疫一线的各界人士分享抗疫经历,推荐相关图书,让广大读者体会逆行者勇于奉献的精神,感受他们的阅读心路。

倍阅狮子山店还推出了有声图书,由讲书人和读者用十次课的时间共同读完一本书,用声音抚慰阅读者的心灵。

高校师生:阅读习惯在变 不变的是爱读书

疫情让云阅读占据了师生大部分阅读空间,那么,他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吗?

冯逸帆认为,自己的习惯并没有改变,我读专业书会做笔记,记下重要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实体书会直接写在书上。另外我还会用一些App做笔记,同步之后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查看,很方便。

她在疫情期间看完了伍尔夫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感觉很受启发。她身边有的同学宿舍里从来没有实体书,只看电子图书,也有的同学喜欢实体书的踏实感。

但是在她的讲述中,阅读习惯其实是悄然变化了的,比如高校师生中的大多数,做笔记已经选择了电子化,因为可以随时查阅。不变的是他们爱读书、喜欢沉浸其中思考。

律蕴哲用图书的销量回答这个问题,疫情初期,图书配送运输不便,电子书很受追捧,目前,随着交通运输的逐步恢复,我们书店纸质书的销售很快回到了平常水平。他认为,目前多数人的阅读习惯还是偏重于纸质图书。

当然,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爱读书的人总能找到自己的土壤。

有评论指出,电子书是碎片化的,只有纸质书才是沉静永恒的。然而赵秀琴认为,开卷有益,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读书,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改变自己。今天我们更要练就利用碎片化时间深阅读能力。北宋欧阳修就曾说过读书最佳处是枕上、厕上、马上,这就是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本报记者 姚晓丹)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本报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2015年春节团拜...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本报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2015年春节团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