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源:視頻截圖
【本报讯】11月25日電 中澳關系持續緊張,對於中國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澳大利亞方面輿論不少力勸澳政府“回頭是岸”,軟化對華態度。但也有輿論認為,澳政府應該跟中國杠到底,因為鐵礦石是中國的“經濟命脈”,而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鐵礦石出口地,他們並非沒有討價還價的底氣。
ABC報道截圖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2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分析:澳大利亞能對中國揮舞“鐵”拳嗎?》的文章。文章認為中澳關系的惡化“鍋”在中國,是中國在以粗暴的經濟手段,對澳政府此前對華發表“合理評論”和“反對意見”的行為進行報復。
這些“合理評論”和“反對意見”涉及對中國香港、台灣、新疆問題的炒作,渲染“中國威脅”,阻礙中國在澳投資等等。不過在文章作者看來,中國的“經濟報復”倒變成了對澳大利亞“內政”的幹涉。
因此,文章對於澳商勸阻甚至施壓澳政府改變目前對華方針的做法嗤之以鼻,認為這是罔顧國家利益的軟弱表現。
然而現實是,2019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為1589.7億美元,增長10.9%。其中,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1039億美元,增長18.3%,占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8.2%。中國繼續保持為澳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不過,文章認為,對於中國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澳大利亞也不是沒有討價還價的底氣。
彭博社此前透露了一份被認為是中國政府正在草擬的對澳出口商品“打擊清單”,而鐵礦石並不在其列。文章認為,鐵礦石是中國發展經濟不可或缺的原料,是中國的“經濟命脈”。自去年6月至今年6月,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占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6成。盡管沒有明說澳大利亞可以此反制中國,但文章還是表示,鐵礦石能給他們“帶來力量”。
不過,這“鐵”拳真能朝中國揮下去嗎?
首先,鐵礦石是澳大利亞最大出口收入來源。澳財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7月23日發布的經濟展望報告指出,走出疫情陰霾的中國,其鐵礦石需求強勁,帶動鐵礦石價格持續走強,支撐了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
再者,要“鐵”拳制裁中國就必須尋找替代市場。然而,受新冠疫情重創,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除了中國都是負增長。即使尋找新的市場,也同樣會有政治和經濟風險。比如越南,他們又會“嫌棄”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13日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中國將是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圖源:“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截圖
澳大利亞問題研究學者陳弘教授1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指出,早在3年前,澳大利亞開始對中國發起攻擊時,澳方就有“市場多樣化”的考量,如果他們能找到新的市場,應該早就找到了。
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曾表示:“我們這輩子看不到任何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因此確保與中國建立牢固合作的經濟關系才能有利於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
在澳大利亞試圖尋找新市場的同時,中國也正在積極調整鐵礦石供應關系,近年來不斷加大對巴西和西非鐵礦的投入。
所以,誰握著誰的“經濟命脈”還說不定。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