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 [切换分站] [首頁]
您的位置: 粤港澳大湾区首頁 > 軍事 > 详情

八一枪声的回荡

2020年06月10日 14:26:26  來源:香港法治网

【本报讯】中华魂网(记者思水源)最近笔者收到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周根保的投稿,笔者简单浏览后:“觉得是一篇很有价值的专业论文”。

卷 首 语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习近平

三、中共“第一枪”,南昌起义何以旗开得胜

萧克主编的《南昌起义》一书写道: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光荣的革命业绩。在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中,我党掌握了一部分军事力量,在国民党叛变了革命的紧急关头,我党正确选择了起义的地点和时机,所以旗开得胜”。①

这是权威著作的论定。但笔者从许多史料中,感到起义旗开得胜的原因,除正确选择地点和时机外,朱德为起义所作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先听听起义前辈是怎么说的

据时任朱德军官教导团书记长赵镕回忆:

在起义胜利后当天下午,在总结起义战斗经验时。周恩来十分感慨的说:“这座古老的重要城市,城防工事屡经修筑,朱培德曾吹嘘‘铜墙铁壁’,‘钢碉堡’的南昌,任何军队也难攻破,现在我们从战斗打响到全部战斗结束,不到四个小时,就是最激烈的各处巷战,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一个钟头,真是迅速惊人。究其原因:一是贺、叶用兵有方,指挥得力。二是指战员对起义有着强烈的要求,坚定的信念和很大的决心。第三也是最重要和最主要一点,就是朱德同志在这次起义前做了细致的且是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贺、叶在指挥上有可靠的保证。”

贺龙同志说:“我们攻取章江门内五路军指挥部门前的那座坚固碉堡时,敌人利用优势地形地物和机枪封锁住鼓楼那条必经之路,使我军无法前进。后按朱德同志拟定的军事行动蓝图行事,结果伤亡不大,很快就拿下了。”

叶挺说:“我们按照朱德同志绘制的地图布置,贡院背后之敌,想从民德路溃逃,被我在水观音亭的部队炮火封锁而无法逃走,进攻松柏巷的坚固工事,也是按朱德同志提供的地图路线进攻,我既不费时也不费事,很快解决战斗。”

刘伯承最后说:“在固若金汤的南昌,敌人长期占据的各个据点,确似铜墙铁壁一般。我们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全盘解决战斗,这与朱德同志在起义前紧张细致的侦查敌情,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作战方案密不可分。倘无朱德同志的这些重要措施,就是四天四夜,也难以如此干脆利落的解决这场战斗。”

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德的军事天才和政治智慧,在南昌起义中,得到充分展示。朱德先行的准备工作,为中共打响第一枪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时任起义军24师72团团长廖运泽,回忆了起义“旗开得胜”的生动局面:起义军领导“决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将敌军包围缴械。如果遇到抵抗,就用强攻的战术将其歼灭。”

“第72团的具体任务是:缴获敌人第23团、第24团的枪械。

7月31日,参加起义的军官教导团连以上干部以观摩友军内务为名,到敌军营房内了解情况。第72团第3营长袁营长,借口会朋友,进入敌人营房,仔细调查了敌情和地形……起义原定8月1日凌晨4时开始行动,后又紧急通知提前两个小时。我按原部署带领第72团以演义夜间行军方式,接近第23团、第24团驻地,突然夺取该部卫兵的武器。迅速冲进第24团的营房。因为天气闷热,敌军官兵都铺着席子睡在院子内,他们仓促应战,很快就被全部缴械。”

1、从几位起义前辈的话中,可以看到。南昌起义,确是出乎意外的顺利,旗开得胜。

起义军旗开得胜的原因,朱德功不可没!

2、下面再看看,起义战斗的具体情况

“第一枪”是谁打响的

7月31日深夜10点钟,贺龙给周恩来打来电话,第20军第1师第1团第3营副营长赵福生逃跑了!获悉这一意外情况,周恩来严肃而又沉着与前委成员进行分析,既然计划已经泄露,必须当机立断,在敌军还处于分散状态下,出其不意发动袭击,才能保证起义顺利进行。周恩来当机立断,将起义时间提前到8月1日凌晨2时。

其实这是起义时间第4次改变。第一次是九江会议,原定7月28日起义,周恩来27日到达南昌,因准备工作太仓促,前委会定于7月30日夜,后因张国焘阻挠,才推迟到7月31日4时。现在,又因叛敌告密,提前到零辰2点。敌变我变,这是周恩来指挥艺术的体现。

实际上,起义战斗打响,并没有坚持到两点。

周恩来参观起义战斗的陈列时,杨尚奎向周恩来提出起义时间,周恩来肯定说:

“打响是12点以后,贺龙是总指挥,我是记得清楚的。”

战场情况,是稍纵即逝,过了12点后,省政府卫队百八十人,得知叶、贺今晚要组织起义,立即慌了,准备从省政府民政厅后面溜走,当后门打开后,他们一出门,很快被20军巡逻发现,连忙拉响枪栓,喝问口令,两边的口令当然对不上,接着两边就对射起来。

枪声就是命令,江西省政府后门传来的枪声,恰似早产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比人们预料要早近两个小时来到人间。一个缔造一个崭新军队的壮举,就从这样一个小小局部遭遇冲突中拉开了序幕。

南昌人是这场伟大壮举很多细节的见证者。

江西大旅社见证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起义军指挥机关就设在这里。

7月31日晚,整座大楼进入了临战紧张状态。所有与起义有关的指挥人员都集中在这里,他们脖子上都已经系上了象征起义的红巾,左臂上扎了为识别敌我的白毛巾。陈赓、粟裕组织起义警卫人员,将大院保卫得严严实实。8月1日凌晨,当起义枪声打响后,大楼一片繁忙,传达命令、报告战况的战士进进出出。粟裕从一个参谋的说话声中判断,枪响处正是朱培德的总指挥部,过一会儿,城南、城东一带都响起枪声,他心里明了,是自己部队向南昌城内敌军开火了。

整个暴动之夜,周恩来所在的“炮兵营”(江西省女子职业学校),一直灯火通明,电话连续不断打进来,就各处战斗进展进行报告。周恩来则根据报告和一张南昌敌我态势图,掌控战斗的全局。至凌晨五点,南昌城里枪声渐渐稀疏,显示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此时,“炮兵营”门前早就挤满了人,门前石阶成了主席台,周恩来神采奕奕,健步登上“主席台”,用洪亮声音宣布:

“我们起义成功了,此时,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指挥!”

回望起义战斗的经过,人们惊叹,周恩来真是料事如神!

在藩台衙门战斗——

这里是起义战斗,最紧张,最激烈的地方。

朱培德总指挥设在章江路的藩台衙门。这里守敌一个警卫团。第20军指挥部与敌军总指挥部地处邻街,距离约200米。到达敌军街中心有一座高达十二、三米的鼓楼,鼓楼下的洞门是进攻必经之路。

敌警卫团,事先得到叛徒告密,已在端表楼上架起6挺水机关枪,封锁起义军进攻要道——古楼洞门。由于战斗提前打响,担任主攻任务部队尚未赶到。为防敌逃跑,贺龙急调“手枪队”冲进鼓楼洞门,封锁住敌指挥部大门。

此刻,贺龙“手枪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贺晓明著《贺龙的1927年》一书披露,贺龙在1959年一次谈话中,说到手枪队一事。贺龙说:

总指挥部“楼下右边房子是手枪队、警卫连。实际上是有两个手枪队,一个步枪队。”

据手枪队队长陈昌儿子陈龙狮,写文章说:我父亲名叫陈昌,他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陈昌在国民革命军任职,他被上司引荐给贺龙,说他人品好,非常忠诚,武功了得,还会玩双枪,一手好枪法,百发百中。于是陈昌20岁便任上尉侍从副官,负责保卫贺龙安全。南昌起义时,贺龙为了确保指挥部和起义将领们安全,特组建“手枪队”,以便紧急时候调用。

贺龙手枪队,每人配双枪,从全军调选军事素质极高人员,成为起义军一支特殊的神秘部队。

战前的南昌,气氛十分紧张。

十五分钟后,主攻部队一、二团赶到,敌紧闭大门,龟缩在制高点上,向起义军射击。

起义军进攻受挫,贺龙急令贺锦斋:“你快带老子的基本连去冲!”

贺龙说的基本连,是指5连和7连,这两连战士都是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老兵,现在又装备良好,专门在关键时刻冲锋陷阵的。

贺锦斋把队伍带到指挥部前面的十字街口,命令战士卧倒,抱着枪横着身子在地面上向前滚。原来,敌人的水机关枪只能水平射击,不能朝下打,战士们滚着前进,滚一滚,停一停,两百多米长的小街,竟滚了个把钟头,当滚到距敌机枪阵地十几米时,突然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向敌人猛扑过去,敌人被我们突如其来的冲锋,吓得仓惶失措,掉头就跑。此时正面攻击的战士们,奋不顾身从民房屋顶爬上鼓楼,居高临下向敌军猛烈射击,把敌人压制在指挥部院内。

此刻,贺龙一面令部队正面攻击,一面急调5团增援,迂回到敌军驻地侧背,翻墙跳进院内,形成前后夹攻之势,敌走投无路,全部缴械投降。激战近三小时。

顺化门外战斗——

顺化门外大校场老营房敌军一个团,刚从湖口进驻南昌。

20军教导团换防后,第一总队战斗力强,驻在营房外西北墙边一个庙里,从那里出来,穿过大校场,便可直接攻击敌营房正面,其它三个总队驻进靠敌营北边,与敌营只隔一道一人高矮墙。战斗时,只要翻过墙,便可直捣敌军住室。

下午,团长和参谋长带领各总队长去敌团拜访团长,借此侦察敌情地形。

敌团长外号朱胡子,接待特别热情,毫无戒备,将团驻地、配置一一介绍,在辞谢敌团长后,指挥员对敌军情况了如指掌。晚上敌团士兵穿着白衬衣做游戏,起义部队战士站在周围观看。

凌晨一点多,市区传来枪声,团长下达命令,开始攻击。

战斗完全按原定计划进行,敌人陷于慌乱之中,一部分未起床,来不及摸枪还击便做了俘虏。

此战斗,教导团仅伤亡一人。

战斗结束后,教导团又派出部队配合第6团和第11军10师,共同对驻在附近的敌80团展开攻击,大部敌军被歼,余部向进贤方向溃逃。

贡院战斗——

贡院,坐落在东湖之滨,原是清代科举考场,敌一个团驻扎于此,24师第72团负责攻击这部敌人。

城西20军传来枪声,团长率2营向贡院敌军采取包围形势展开攻击。敌人抵挡不住,慌忙向北沿湖边逃窜,迎面遭到起义军埋伏在水观音亭火力阻击,敌又折向72团团部方向攻击,正当敌人向团部门口学生兵冲击时,2营长带领队伍从左侧兜抄过来,将扑向团部的敌人击溃。

该团还趁势占领了敌军设在佑民寺的修械所。

天主堂战斗——

57团,是尾随起义军于7月26日开抵南昌,驻扎在松柏巷天主堂和匡庐中学的。

24师71团担任歼灭该敌任务。3营营长为了摸清敌情,带领一名战士装扮成伙夫,三次进入敌营侦查,他们一个营一个营给敌人挑水,把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团长根据侦查情况,决定3营主攻天主堂之敌,主力攻大门,派一个连绕道出城外,封锁城墙;第2营主攻匡庐中学之敌,其它在松柏巷一带警戒。

未等起义军进攻,驻匡庐之敌,于半夜一时四十分“鸣枪而出”,起义军71团2营从外“鸣枪而入”,敌退至院内顽抗。

驻天主堂的敌人,听到匡庐中学枪响,陆续出动,遭遇预先在巷口埋伏的71团3营阻击,退入天主堂,因巷道狭窄,双方交战甚烈,起义军撤出巷口外。重选二十余名官兵,组成冲锋队,再次发起进攻,敌被迫向院内退缩。这时担任迂回攻击的一个连已跳进院内,敌遭前后夹击,纷纷举手投降。

3营战士爬上天主堂主楼后,调转敌人机枪,向匡庐中学方向的敌人射击,敌爬上城墙,妄图逃窜,遭埋伏在城墙下起义部队机枪阻击。只好缴械投降。

新营房战斗——

新营房位于永和门外,是敌军第三军24团驻地。歼灭这个团由第24师72团3营和广东北江农军担任。在整个南昌起义过程中,新营房战斗,是既解决了敌人而自己又无伤亡的唯一一场战斗。

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

7月31日早晨,营长利用关系,化妆到进攻目标——新营房“会朋友”,仔细调查敌营的地形、道路和人数、装备,在归途中便拟定了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战方案。

下午,队伍摆出一副行军架式,约摸走了一个多钟头,营副官走进敌团部,声称是奉命从外面进城来,找不到宿营地,打算借营房前空地露营,并借一点房子办公。敌人拒绝了借房子,但对靠近露营未加反对。随即,敌团长令参谋把普通口令和特别口令也告诉了营副官。

两支敌对的部队,一在营房里,一在营房外,相隔数十米,最远也不过一百米。

夜深了,城内响起了清脆的枪声,指挥官一声喊:“冲!”战士们随即像潮水般冲进敌营房。敌人从梦中惊醒,还来不及摸枪就做了俘虏。这时敌团部电话响了,敌军总指挥问:“你们那里情况怎么样?”起义部队二营长接过电话说:“24师在此接防完毕!”

战斗顺利提前结束。

在其它各处——

起义战斗打响后,在南昌其它地点也进行了一些战斗:

南昌百花洲住着王均第三军宪兵营,起义部队发起攻击后,仅有两名被击毙,全营便停止了抵抗。

驻牛行车站的第3军巡防队和税务所二十多人,也被20军4团部分士兵俘虏。

驻在吕祖洞的金汉鼎第九军一小部分,象征性抵抗后也缴械投降。

由于采取突然袭击,准备充分,天亮时整个战斗基本结束。

南昌起义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3、南昌人民的支持是起义军旗开得胜重要保证

南昌起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支持。起义前,工人连夜抢修的涂家埠大桥,保障了贺、叶部队及时进驻南昌,对起义产生了重大的作用。31日夜,工人纠察队、青年学生联合组织巡逻队,协助起义军进行梭巡和通讯联络工作……担任保卫和写传单的同志,更是通宵达旦的工作。8月2日,有三、四万人参加了庆祝大会,声势之大,为南昌前所未有,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起义的热烈支持和拥护。

此外,在起义之后两、三天内,有大批工人、学生和郊区农民踊跃参加了起义军。各阶层人民还积极筹款慰劳起义军。

《南昌大事记》记载:

“江西全省总工会发出通告,提出‘工人们到军队中去,武装起来’的口号,号召南昌工人参军。”

南昌市委整理的《记八一南昌起义》一文中有以下两段记载:

“(八月一日)九点钟以后,商店还是照常开门营业。街上人愈聚愈多,当人们经过总指挥部门前时,都举手欢呼。南昌人民并送了很多牛肉、西瓜,慰劳起义军。”

“八月五日,当南昌人民以深切的依恋,送别了起义军的时候,许多工人、学生都报名参加了这一支人民的革命武装队伍。南昌人民并成立了数百人的运输队,有的跟着起义军,一直到了广东。”

起义军的领导人,十分重视争取南昌各界进步力量的支持,地下党组织也十分重视动员群众,配合起义。

南昌的盛夏,闷热得像火炉一样,起义军官兵挥汗如雨。这时,群众把水缸洗刷的干干净净,把到起义军驻地,送来一桶桶、一壶壶的开水,水缸装得满满的。起义军官兵喝着开水,犹如甘露滋心,浑身增添了力量,人人奋勇杀敌。

南昌人民积极支持起义军的生动画面,将永远铭刻在“军旅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南昌的革命史册中。

附件:作者简介

周根保,1947年4月生,中共党员。

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南昌军分区司令员,2002年退休

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在研究、弘扬八一精神的事业上。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本报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2015年春节团拜...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
习近平与母亲的6个瞬间【本报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2015年春节团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