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台灣12日剛宣布獲得德國公司疫苗的代理權,13日就被披露該公司其實是陸企。
台灣東洋公司12日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BNT)新冠疫苗台灣代理權,最高額度3000萬劑,最快明年第一季度第一批1000萬劑就可到貨。不過台商劉偉紀13日爆料稱,該疫苗是德國BNT公司與大陸制藥廠合作制成的,且在大陸監管審批程序下進行;換句話說,這正是“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當初信誓旦旦絕對不買的大陸制疫苗。 劉偉紀還質疑稱,必須保持零下70度的恒常冷凍,解凍後只能在零下43度保持24小時效能,“真的很想問,台灣目前真有這種全程冷鏈物流與足夠的保存條件嗎?”
陳時中 圖自台媒
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則稱,BNT是德國廠,不會認為是大陸疫苗。東洋公司稱,BNT註冊登記在德國,其持股中陸資僅占0.7%,離台灣法令規範的30%陸資定義相去甚遠。島內則對台灣獲得疫苗的前景不樂觀,疫苗專家蘇益仁認為至少有三大問題待解,包括冷鏈、倉儲以及是否和當局花錢購買疫苗的政策重復。
《中國時報》特別提到價格問題,稱台灣若采購3000萬劑,估計得花至少9億美元,財政能否全額負擔將是大問號。 另外根據BNT提供的數據,這款疫苗收案的人種中,亞洲人僅占4%,“這樣的疫苗分析報告是否能套用在台灣人身上,仍有待驗證”。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