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1月9日電 港人望眼欲穿的“粵港通關”要來了?!早前有消息稱,內地當局明白香港連續14天本地零確診有難度,因此正考慮推出折中方案以恢復通關。昨日(8日),廣東省政府微信小程式“粵省事”更新頁面,新增了“粵港通關(試運行)”選項,往來香港和廣東的人員按要求填寫海關出入境申報,便可生成“粵康碼”通關憑證。
頁面所見,“粵港通關”分為廣東往香港(試運行)及香港往廣東(試運行)選項,並設有3項申報類別,包括“香港入境人員每日健康申報”、“跨境貨車司機入境申報”、“接駁車司機每日健康申報”。目前暫時無法使用,但相信是為日後通關做準備。
申請人選擇出發地後,還須填寫“健康申報”及上載“核酸檢測報告”。
其中,在“香港入境人員每日健康申報”頁面,申報方式包括本人填報及他人填報,須填寫包括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資料;“跨境貨車司機入境申報”更需填寫性別、出生日期、內地聯系電話、居住地址等。
提交申報完成後,申請人亦可容許取得仍未推出的“港康碼”,然後再轉換成“粵康碼”,獲取通關憑證。
粵澳口岸7月15日恢復正常通關,截至10月12日,已有超1848萬人次持“粵康碼”通關憑證便捷過關。(文匯報圖片)
事實上,港府一直與內地商討落實“健康碼”安排,港人對粵港通關亦是望眼欲穿。據香港自由黨一項調查顯示,在約4000位受訪人士中,約六成希望逐步或全面通關;贊成恢復通關的市民中,有八成支持“粵港健康碼”互通,其中更有七成贊成健康碼包含打卡追蹤功能。
可惜,香港本地個案遲遲未能“清零”,令內地對放寬通關限制有戒備心,過去曾要求香港持續28天本地零確診,後隨著香港疫情逐漸緩和,降低標準為“連續14天”。
據最新消息,鑒於香港的實際情況,內地正考慮接受在未達“清零”情況下恢復通關,其中一個較為可行的做法是,香港需連續14天本地確診個案均少於10宗,但前提是必須設有一套可追查確診個案源頭的完善系統。
港府發言人8日回復媒體查詢時表示,目前的想法是以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換和核酸檢測結果互認,作為相互豁免入境強制檢疫的條件,至於具體安排及實施時間,仍須視乎疫情發展情況及有待三方進一步協商落實。
(“港人講地”臉書圖片)
而隨著通關議題在港不斷提起,黃媒又開始炒作誣蔑。
例如一向“盲反中”的《X果日報》,今日有一篇題為“大埔爆疫 門診派樽半小時搶清”的報道,另一篇的標題則是“林鄭乞通關 內地擬放寬”,將爭取早日通關說成是“乞通關”。
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乞通關”的是數以十萬計的香港居民,他們需要通關不僅是為了“做生意”,而是有家庭需要。
梁振英解釋,數以十萬計在內地工作、定居和養老的香港人和在港的家人隔絕,10個月來未見一面,因為一來一回探親,單是隔離的時間就是28日,“請問妳們《X果日報》的員工有28日以上的年假嗎?”
他重申,香港必須盡早和內地全面恢復正常通關,唯一辦法是確診個案“清零”,而“清零”唯一辦法是全民強制性檢測,希望市民不要偏信反對派口中所謂人權和私隱。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