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去年同期,苗情好于常年
保粮食丰收底气更足
洞庭湖畔,鱼米之乡。湖南益阳今年春耕格外忙。
种了多年单季稻,今年改种双季稻,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种粮大户俞聪带着社员抢农时,浸种催芽、秧苗码盘、搭建拱棚,忙得脚不沾地,“秧好一半谷,你瞧,这苗出得多旺!”
为啥“单改双”?俞聪信心满满,“农田条件好了,旱能灌、涝能排。跟加工厂早早签了订单,400亩地多种一季,能多挣16万元,为啥不干?”今年在益阳,像俞聪一样单改双的农户可不少,全市计划早稻生产面积165万亩,比去年增加24万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丰收的第一仗。当前全国春耕形势如何?种粮农民利益有保障吗?记者深入粮食主产区进行了调查。
春播进展如何?
粮食面积稳定,苗情向好,为全年丰收打牢基础
一排排秧苗在传送带上列队前行,码成秧盘,送进育秧棚。“机械化育秧,每小时制作600多张秧盘,种200亩早稻一点不费力。”安徽怀宁县茶岭镇峡山村种粮大户查显清介绍。
“今年又扩种了3000亩。”山东邹平高新街道种粮大户甘冲底气十足,喷灌“打点滴”、施肥打药用上无人机,不仅小麦长得壮,每亩成本还减少1/3,订单种植优质麦,每亩多挣300多元。
不误农时不负春。当前北方冬小麦正拔节分蘖,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南方早稻进入育秧期,东北地区进入备耕阶段。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3日,全国春播粮食面积达1亿亩,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
种粮意愿强,春播面积稳。“前段时间不能出门,担心今年育秧不能按时进行,现在看来疫情影响不大。”黑龙江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理事长杨晓萍说,“水稻已经出苗,就等着5月初插秧呢。”
作为全国“大粮仓”,东北4省(区)春播面积占全国春播总面积的一半。今年,这里春播意向面积稳中略增,墒情较好。
南方水稻主产区纷纷出台措施,确保今年早稻面积恢复增加。江西拿出产粮大县奖励25%的资金支持早稻生产,湖南省级财政安排2亿多元,支持早稻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截至4月3日,全国早稻育秧过八成,早稻栽插过四成,进度都快于去年同期。
春管抓得紧,小麦苗情好。在山东德州市武城县鲁权屯镇张马尧村,正给自家麦田浇水的村民吴玉坡说,麦苗长势不错,“亩产估计能有1000多斤,高产没跑儿。”
眼下,各小麦主产区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弱苗向壮苗转化,让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介绍,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春季田管比较到位,目前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一二类苗比例达87.2%,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防灾绷紧弦,稳产有保障。“后王村小麦有条锈病,张村镇晚油菜弱苗多。”河南邓州市农技中心的冀洪策田间巡查发现问题,立刻商请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喷雾机及时防控,“一定要有效遏制病情蔓延。”
各地积极防灾减灾,为夏粮丰收提供保障。湖北襄州区组建11支植保机防队,对条锈病田块喷药防治;四川盐亭县对全县22万亩小麦、30万亩油菜“全面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抓早治小。农业农村部启动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网上直报,目前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1800多万亩次,草地贪夜蛾累计防治190多万亩次。
“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粮食生产有了个好开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
服务跟得上吗?
农资供得上,技术指导到位,“田保姆”活跃一线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春耕备耕,农资供应足不足?
“化肥马上就运到地头了,大家来领啊!”满载农资的货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湖北鹤峰县容美镇唐家铺村第一书记马发权核对清单。“为了不耽搁农活,村民微信下单,我们集中代购,统一运输,确保农资及时进村,农民及时下田。”在鹤峰,驻村干部担任“搬运工”,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目前春耕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农业农村部专门成立农资保供组,春耕不结束,热线电话不撤销、跟踪服务不松劲,督促各地压实责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介绍。
集中采购、领导包片、建立流动超市……各地各部门创新举措打通农资运输“堵点”,目前全国农资门店营业率达到90%。
加快产能恢复,保障农资供应。“公司磷酸一铵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如果不及时复工复产,会影响下游复合肥生产。”湖北祥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华文介绍,企业与上游沟通,确保原料供应;员工分批入场,严格做好防控;陆水海联运,优先保障紧急区域,目前企业产能达到85%。
当前,全国农资重点企业复工率达到88%,农资供应能达到常年水平。“接下来,要抓好精准调度,摸清农资所缺种类、数量,对有缺口的地区,加强调剂力度。”谢焱说。
疫情当前,技术指导到位了吗?
“过去看到地里有草我就打药,这次听专家说整地之前、草快冒出之前再打药效果好,还省药,我打算试试。”黑龙江富锦市长安镇大安村种植户申云强,是位水稻种植“老把式”,最近他整天抱着手机看专家直播,“专家不仅讲技术还给推荐优质品种,真解渴!”
电话咨询、微信办班、电视、网络直播……今年春耕,“不见面”的技术指导正在帮助越来越多农户。在“中国农技推广”平台上,38万多名农技推广人员、6000多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在线,解答技术难题、提供远程问诊。
社会化服务有保障吗?
“从选种、施肥、撒药到收割、销售,我们提供全程托管套餐,农民当上‘甩手掌柜’。规模化作业,每亩小麦成本减少200多元。”山东阳信县开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凤霞介绍。选种优质小麦品种,办理农资运输证,无人机飞防,目前合作社已经托管小麦面积2万多亩。
春耕时节,“田保姆”活跃在各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农民种地省力又省心。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达36.9万个,今年生产托管服务将完成作业面积15亿亩次。
种粮有赚头吗?
政策托底,优质优价,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让农民种粮有赚头。当前种粮收入如何?农民种地积极性高吗?
重农抓粮稳政策,种粮农民有底气。
“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是每100斤121元,比去年增加了1元,我们一下子就能增收1.6万元。”俞聪算了笔细账,当地还对集中育秧抛秧秧田每亩补贴1000元、机插秧秧田每亩补贴2500元;对30亩以上种粮大户种植双季稻且稻草粉碎还田的,按早稻面积每亩补贴40元。“这‘定心丸’一吃,咱种地更有劲头。”
一系列惠农政策稳住农民种粮收益。今年国家加大对早稻生产的支持力度,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一分钱,这是此前连续3年调低之后首度提高。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统筹整合农业项目资金36.7亿元,支持主产区恢复双季稻;整合稻谷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资金,重点支持集中育秧、机插秧等关键环节及代育代插、代耕代种等托管服务。
不仅仅政策稳,优质优价机制也加快形成,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绿色种植,土地增“金”。
“清水养殖,虾鳅吃虫,不用肥药,一块田能收两茬有机虾鳅、一茬生态米,每亩收入1万多元。”福建浦城县管厝乡登俊村种粮大户张年江说,“绿色种养让土地增‘金’。”
“先给土地‘体检’,缺什么补什么,精准配给营养餐,测土配方施肥让每亩地少用化肥10多斤,粮食增产30斤。”江西万年县汪家村种粮大户夏其概的100多亩地,增产不再靠大肥大水。
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确保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确保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抬头看市场,低头搞生产。
“消费者爱吃啥,我们就种啥。合作社根据线上线下销售额制定种植计划,今年2万亩水稻全部种上优质米。”杨晓萍说,17家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智能水稻浸种催芽车间、旋转育秧车间、智能育秧大棚这些新技术设施全都置办齐了,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发展优质水稻。
订单在手,农民不愁。潘文博介绍,今年春耕,各地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调优结构,发展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高蛋白大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眼下,春天的气息在田野间荡漾开来,越来越浓的绿色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记者 朱 隽 王 浩 王云娜 方 圆)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