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孙越霄)2020年4月15日,从伦敦辗转26个小时回到上海的留学生曹元元志愿到嘉定新城担当防疫志愿者。一个月前,她曾经用视频记录下了回国的经历,尤其是她到达浦东机场后体验到的国内防控工作的细致和周到。她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无私付出而感动,她的“ 太感动了,我要哭了,怎么会这么感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很骄傲,以后一定要好好报效祖国 ”的视频发出后,引起全网热传。如今,这个“英国留学生小姐姐” 如愿以偿成为曾经护佑了包括她在内的无数人的“防疫闭环”中的一部分了,她说,这是她找到了最快、最接地气的报效祖国的方式 。疫情是灾难,也是考验。像曹元元这样的年轻人,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实际上,在这次抗击疫情战斗中,中国青年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他们在非常时期、非常时刻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担当,充分证明,青春只有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90后”没有退缩,而是直面战“疫”。在全国4万多名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中,90 后、00 后的年轻人就有 1.2万多名。他们不计生死,不论报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方,成为战“疫”的一支重要的青春力量。在战斗最危险的地方,他们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也见证了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榜样示范。他们在战“疫”中迅速成长起来,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除夕之夜,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护师郭孙升告别尚未满月的儿子,奔向武汉。在到达武汉的第一个夜晚,他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24岁的“单车女孩”甘如意冲锋在前,因表现突出,在抗击疫情的“火线”上,被发展为预备党员。这些90后、00 后们,在最美的逆行中,淬火锻造、茁壮成长的心路历程证明,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坚持为人民服务,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这才是青春正确的奋斗方向和成长方向。
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使得战“疫”第一线人员面临很多困难和生死考验。但90后、00后没有畏惧,毅然成为生命的守护者。为了同死神抢人,他们不吃不喝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和纸尿裤每天连续奋战10几个小时;脸颊被口罩勒到红肿破皮;眼里布满血丝和疲惫……他们用年轻的臂膀撑起坚不可摧的防护墙,他们口罩背后灿烂的笑容,在寒冷的冬季带给患者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美好。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责任和担当证明,90后绝不是“娇滴滴”的一代。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在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中,自觉砥砺不怕苦、不怕牺牲的意志品质,高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就能获得奋斗的青春,最美的青春。
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1991 年出生的工地技术员黄甜和几千位同伴,仅用半个月奋战,就建造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29 岁的工程师张积财,用一个个指标数据就能为前线赶制“战袍”。这些,都得益于他们注重在平时的实践中积累工作本领,关键时候,才能站出来,敢扛责任,能抗责任。医生、护士、民警、志愿者、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社区和物业工作者……青年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正是众多的年轻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所长,默默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才迎来胜利的曙光。青春不能没有过硬的本领,本领为青春插上飞翔的翅膀。广大青年只有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立足实践岗位,增长工作本领,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在每一个需要的岗位上坚守,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扛起时代的责任,发出青春的声音,贡献青春的力量。
加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备注:作者简介
孙越霄,女,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学生。
在《学习时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华商报》、《环球网》、《中国新闻头条网》、人民日报·《红色国学文化网》《中华魂网》、《澳门法治报》、《香港法治报》等媒体发表过各类体裁的作品。
曾在新华社新华网和《华商报》社实习。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